Category: youth
-
跟随父母下乡 [Living in the countryside with my parents]
69年底的时候,全家随父母下放到郊区农村。离城里大概20-30里路。长途公共汽车通到公社(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乡,镇)。但到住的小队(相当于现在的村)则需步行或坐船。我记得步行好像要20-30分钟。那时好像没有机动船,都是人工摇船。就像下图这样的。大一点的船可坐一二十人。当地百姓和领导摇着船就把一家人还有生活用具送到住的地方。 住的地方应该是当地百姓让出来的。烧饭用草灶,类似下图。燃料是储存的干稻草,要打一个草把才会烧得好,松散的草烧得太快,效果不好。用这样的灶烧菜,最好要两个人配合,一个烧火,一个炒菜。我们原来在舅外婆家就烧过这样的灶,所以我经常会自告奋勇去烧灶。 那年我在城里刚上初一,到了乡下就自己走路去镇上中学上学,也上初一。上什么课大多不记得了,肯定有语文数学之类的。印象最深的是英语课。我们在城里当时好像还没上英语课,什么都不知道。一开学上课,老师要求大家写26个字母,我没有任何概念,好像会写A和B,其他什么都不知道。还问同桌的同学C怎么写,他说就像半个月亮。我和他的这段对话令我印象特别深刻。我从小学到初中都算是功课比较好的,还没有什么上课不会的东西。这个英文字母C可能是我第一个课上不会的内容。 我在小学到中学这段时间里去农村生活过几次。学会了不少东西。摇船应该也是69-70年这段时间学会的。 印像我这次在农村待的时间不长,最多一个学期,后来就随舅外婆及表姐回城继续上学。父母和弟弟去了另外的地方。妈妈带了弟弟去了五七干校(弟弟还小,没有上学),爸爸去了一个果园,继续他们的再教育。 Living in the Countryside with my Parents We moved to the countryside around the end of 1969. It was probably 20-30 Chinese Li (or about 10-15 kilometers) away from the city. There were a few long-distance bus lines to serve the public transportation to the town. But the only means…
-
装半导体收音机 [Assemble transistor-based radios]
大概在初中后期或高一前期,我对装半导体收音机开始感兴趣。最早是非常简单的“矿石”收音机。就一根天线,大约1毫米或0.5毫米左右的漆包铜丝(漆包线),3-5米长,通到室外。另一头接一个二极管。二极管的另一头接上耳机,耳机的另一头接到”地线”。这样简单的装置就可以听到当地的广播电台了!当然声音是非常的弱。 后来的几年中我逐步装了几个稍微“高级”一点的晶体管收音机,有四管的,有六管的。这些收音机少的可收到4-5个台,多的可以有10多个台,包括外地的电台。有几件事和人对这个过程有重要的推动作用。一个是我的一个表舅。他是一个无线电专家。我们放暑假时经常去他们家玩。记得有一次去他家,看到他在巴掌大的一块玻璃钎维版上连几个电阻,电容,晶体管,还有线圈,电池,居然就可以收到电视台的音频讯号了!太神奇了!另外我中学班上也有两个同学在装收音机,其中一位也是非常懂行,装收音机的电路已经是非常复杂了。当时好像有《科学普及》及《无线电知识》等杂志也经常介绍这方面的知识,最重要的是都有完整的电路图。记得后来还买了一本《晶体管电路原理》作为参考书。但是其实也只是懂点皮毛。大部分时间是依样画葫芦。 下面是一张维基网上半导体收音机的照片。和我们那时候装的差不多。 那时观前街上有一家门面不大的半导体零件商店,两扇玻璃拉门。进门就一个玻璃柜台,10米左右长。里面摆满了各种电子零器件,二极管,三极管,电阻,电容,所有半导体收音机要用的零件都在此可以买到。好像还有现成的印刷线路版(电路都连好了,但没有元器件)。 通常的过程是先看了书或杂志,或听别人介绍了,有了个完整的线路图。(上图是一个电路图例子。)然后就去市里各家商店买零件。有时可以买到成套的元器件和电路版,回来只要焊接就可以了。大多数时间是从一块电路板开始。比较好的是玻璃纤维版,稍差一点的是一种层压板, 2-3毫米厚。最简单的电路板是什么都没有的。这时就要设计什么元件放什么地方,线怎么连才能减少或消除交叉线。这个增加很多工作量,但也很有意思,以致后来读拓扑学时有了非常直观的理解。用这样的板还要为插元器件的地方打孔。一般还要在孔上钉上空心铆钉。都是额外的工作。最好用的是印刷电路板,所有线路都连好了,只要把元器件插入预留的地方,焊接就行了。 装好收音机以后调试通常很化功夫。要是装的时候比较仔细,线路没接错,元器件没烫坏,一般装好后,收音机就会“响”,至少可以收到少数几个本地信号强的台。要收到很多台,就要进行精心调制,移动线圈在磁棒上的位置,调节耦合线圈的位置,还有几个可调电阻,电容,等。调好线圈位置后通常要用腊封住线圈,这样可以固定位置。有时候不当心焊接时,电烙铁时间长了,把东西烫坏了(晶体管最容易坏),就很麻烦,很难发现。比较理想的是用个“万用电表”来查,可是那时我没有这个东西。经常是用个耳机搭在不同的地方听,希望能判断哪里出了问题。但这个方法效率和准确率都很低。有时没有办法,只好采用更换零件的方法。 那个年代学校上课不忙,在空余时间装收音机学了很多东西,还是很有意义的。 Assemble Transistor-Based Radios Sometimes around late junior high and high school years, I became interested in assembling transistor-based radios. One very elementary form of it was a simple “mineral rock” radio (not sure where the name came from, probably because a diode is a piece of semi-conductor).…
-
高中同学一起做船模 [Making model boat in high school]
应该是在1973年4月左右,我们在高一(12)班(74届)。当时我们有12个高一班,都在靠近大操场的一栋平房教室里。有几个高二班(73届),在科学楼,教室条件好一些。学校准备庆祝54青年节。班上几个同学讨论了几次,决定做个船模。大家说干就干,完全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!首先的问题是大家不知道怎么做,没有任何概念。另外的问题是没有工作场所。我就自告奋勇说去我们家做吧,至少有个地方(其实也就是一间30平方左右的客厅,三家邻居合用吃饭的地方)。几个同学凑了工具,下了课以后就去我家 (这个过程是多次的)。当时我住在我舅外婆家,在祖家桥,定慧寺巷底。离学校还是挺远的,步行要25分钟。(我们可能是骑自行车的?) 一开始大家不知道怎么做,凭想象,找了一块足够大的木头(可能有50厘米长,10多厘米宽,5-6厘米厚),准备拿刀具把当中挖空,可能看起来就像一条船了。但大家都是学生,没有动手做东西的经验,也没有任何防护措施,在手忙脚乱的过程中,一不小心,一块琢出的木絮飞到一位同学的眼里。他的眼球出血,有红肿。大家顿时慌了。决定暂停工程。 好像就在那一阵,我有一个姨外公正好从上海来我家玩。我完全不知道做船模是他的一个艺术爱好。他在家自己做的船模非常精致,还有用小马达作为动力的!在他的指导下,我们项目重新启动,买了整套船模的材料,包括马达,进展很顺利。做成了一个很像样的船模。 大家兴致勃勃,拿了做好的船模就到学校去试航了。我们把船模放到红楼前面(道山亭下)的池塘里(池塘的名字忘了)。这个池塘应该有30-40米长,20米宽。(年轻人无所畏惧,第一次试航就把船模放到这么大的池塘里去了:)我们让船模从东开到西。一切看起来都很好!大家高兴极了。不料船模突然停在池塘当中不动了!马达停止转动了!怎么办?怎样才能把船模从水中取回来呢?不记得具体的讨论了,我感觉可能各种方法都想过了。后来决定用小砖块”削水片“,产生一些浪花,让船模自己漂回来。 有些细节不太记得清楚了。但上面讲的几个情节基本是准确的。 *为尊重隐私,所有姓名都是虚拟的。 Making Model Boat in High School It was around March or April of 1973, when I was in the first year of high school (Class of 1974, 1(12), meaning 1st grade in high school, 12th class). We had 12 classes (1-12) in our grade. We were all in…